珠海高新區金鳳小學
珠海高新區金鳳小學成立于2019年6月28日,是珠海高新區區屬公辦小學,區財政補助公益一類事業單位。學校由九洲控股集團建設,珠海高新區管委會與北京師范大學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委托管理、機制創新、自主辦學”的原則合作辦學。學校位于珠海高新區唐家灣鎮香山路399號,占地面積16029平方米,建筑面積11618.73平方米。學校按照國家標準建設,并根據學校特色發展需要,在規劃設計、設施設備方面預留發展空間,適當高配。 窗含鳳凰山脈之巍峨,戶納翠湖高爾夫草場之疊翠,毗鄰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。獨特的地理環境,杰出的歷史賢哲,師大的優良傳統,賦予了金鳳小學豐富的教育資源,充分體現了區政府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、著力打造高新教育品牌的戰略部署。
珠海高新區金鳳小學是珠海高新區區屬公辦小學,區財政補助公益一類事業單位。學校由九控地產建設,珠海高新區管委會與北京師范大學按照“政府主導、委托管理、機制創新、自主辦學”的原則合作辦學。金鳳小學和金鼎中學,組成九年一貫學校,實施九年一貫培養課程體系和育人體系。
窗含鳳凰山脈之巍峨,戶納翠湖高爾夫草場之疊翠,學校毗鄰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,生態環境優美,人文資源豐富,科技氛圍濃厚,充分體現了區政府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、著力打造高新教育品牌的戰略部署。
金鳳小學辦學規模24個班,建筑層數為5層,珍貝樓、明珠樓、樂育樓依連廊為一體,設功能室和課室34間,均配有空調。鳳鳴廣場與虎嘯廣場對望,配有300米云帆操場,是孩子們運動的樂園。 學校打造三級課程體系,天籟廳(合唱室)、鼓浪嶼(科學室)、魚躍灣(舞蹈室)、繽紛島(美術室)、墨香閣(書法室)、寶藏灣(體育室)、引力Lab(科學室)、心海拾貝(心理輔導室)、向海書屋(圖書館)、璀璨堂(錄播室)、勵耘廳(大會議室)、梧桐小筑(小會議室)、聚慧坊(教研室)、大隊部、鳳巢體育館(多功能廳)都是孩子們學習的天地。
依托北師大管理團隊和雄厚的教育資源,秉承“學為人師,行為世范”的教師行為準則,堅守“如珠而育,向海而行”的辦學理念,揚師者之德,鑄師者之能,傳遞教育的溫度,做學生的引路人,做扎根的教育,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。
金鳳小學毗鄰翠湖香山·百合苑,且為其代建項目。其以“如珠而育,向海而行”為教育理念,針對珠海于大灣區的特定屬性及北師大教育資源及品質,集聚人大、華南師大、北京師范大學等優秀的師范類學校師資資源,帶給學子智美未來。為給予更為高標準的教育,金鳳小學以北師大教育資源為平臺,以學校特色文化建設、特色課程建設、未來學校教育信息化3.0建設、學生多元發展等為依托,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平臺和國際視野。
辦學理念
依托北師大管理團隊和雄厚的教育資源,堅守“人·愛·創新”的價值觀,秉承“學為人師,行為世范”的教師行為準則,揚師者之德,鑄師者之能,傳遞教育的溫度,做學生的引路人,做扎根的教育,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。
核心價值觀
如珠而育·向海而行
校 訓
向東是大海
育人目標
培養求真·求新·向善·向美的有本領的少年
辦學目標
辦一所友善用腦、科學育人的研究型學校。近期目標達到珠海市同類優秀學校水平,遠期目標成為質量一流、特色鮮明的珠海名校。
學生發展
學?,F有一年級4個班,二年級2個班,在校生252人。根據學校發展規劃,班級數與學生數將逐年遞增。 學校堅持“五育”并舉,全面發展素質教育,以磨礪至明、至恒、至美的“珍珠品格”,開放、開創、開拓的大海精神。讓成長綻放光芒為特色,緊緊圍繞核心素養這個核心,抓住課程建設這個重心,貫徹“學生成長在活動中”的德育理念,培養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。
課程設置
學校建設有吸引力的“梧桐樹課程群”,在開齊開足上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,開設中華經典古詩文誦讀、自主識字、形體舞蹈、每日書法等必修課程及機器人、足球等五大類二十余門選修課程。
以美育德
學校探索“以美育德”路徑,制訂“三個一百”計劃,即閱讀一百本名著,欣賞一百首名曲,欣賞一百幅名畫。六年,影響一生。
家校同行
學校整合社區教育資源,重視家校對話,開設“同行”父母學堂,邀請家長參與“雛鳳初鳴”開學禮、“百米長卷”繪祖國、“瘋狂動物城”全員運動會等大型活動,拉近家校距離,實現家校共育。
教師團隊
學?,F有管理團隊4人,專任教師16人,平均年齡30.4歲。本科學歷13人,研究生學歷7人,本科率100%,碩士研究生學歷占比35%。來自985、211重點院校:北京師范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華中師范大學、華南師范大學、湖南師范大學、福建師范大學等,充滿青春活力和教育理想。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專業成長,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教育教學研究。在“研究型學校”的辦學目標指引下,建立“研究明白后,大家一起做”的科學民主的管理秩序,形成濃郁的研究氛圍,助力教師煉成慧眼識珠的育珠人,打磨“每顆珠子都有用”的課堂。
青藍工作室
金鳳小學一成立就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。在2019年9月10日教師節這一特別的日子,學校組建了五個“青藍工作室”,基于實際教育教學中遇到的“真問題”,展開了“四個一”系列教育教學研究:
每學期確定一個研究主題;
每周開展一次組內教研;
每月開展一次工作室論壇分享;
每學期舉辦一屆學術節。
不斷給教師們搭建互相啟發、互相借鑒、共同成長的平臺。
學術型教師培養計劃
以“青藍工作室”為載體,學校面向全員教師啟動“學術型教師培養計劃”: 以一學期為研究周期,開展微型課題研究。找到教育教學中突出的小問題、真問題開展有效研究,問題即課題,改進管理和教學,做好扎實的行動研究,以科研促教研,做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名牌項目、培養一批有研究能力的學術型教師。
項目負責制
發揮教師特長,挖掘潛能,貢獻智慧。培養每個人的思考力、創新力、溝通力、領導力、規則意識、責任意識、團隊合作能力。